“秦”你聊储能-储能的削峰填谷
-
技术博客
-
2024-11-14
-
大秦数能Dyness
削峰填谷是一种电力调节策略,旨在通过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需求(削峰),并在负荷低谷时段增加用电或存储能量(填谷),以平衡电力供需,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。
一、引言
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,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重要。削峰填谷作为储能的关键应用之一,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、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显著意义。
二、什么是削峰填谷
定义
削峰填谷是一种电力调节策略,旨在通过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需求(削峰),并在负荷低谷时段增加用电或存储能量(填谷),以平衡电力供需,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。
示例
比如在夏季白天,空调等制冷设备大量使用,导致电力负荷急剧上升,这是负荷高峰时段(峰);而到了夜间,用电需求大幅下降,此时为负荷低谷时段(谷)。通过储能系统在夜间储存电能,白天高峰时释放电能,就实现了削峰填谷的过程。
三、为什么要削峰填谷
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
峰谷差过大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电压、频率波动,影响供电质量和设备安全运行。削峰填谷可以平缓负荷曲线,减少这种波动,增强系统的稳定性。
例如,当大量用电设备在高峰时段同时运行,可能会使电网电压下降,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。通过削峰填谷,分散用电负荷,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。
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
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、风能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。在其发电高峰时可能与用电负荷不匹配,造成能源浪费。削峰填谷可以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,在需要时释放,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。
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发电量多,而此时用电负荷可能并非最高,通过储能削峰填谷,可将多余电能储存,在夜间用电高峰时使用,更好地匹配能源生产和消费。
四、削峰填谷的工作原理
能量存储阶段(填谷)
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段,储能系统利用多余的电能进行充电或存储能量。
能量释放阶段(削峰)
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,储能系统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,向电网或用户供电,以满足高峰用电需求。
控制系统的作用
削峰填谷过程需要一个智能的控制系统来监测电力负荷等信息,并根据预设的策略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。
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网的运行数据,当检测到负荷高峰即将来临或上升到一定阈值时,自动启动储能系统放电;当负荷低谷时,控制储能系统充电。
五、削峰填谷的储能解决方案
加装电网侧智能监控装置:智能电表时时监测电网端的传输功率,当发现电网侧传输功率高于或者低于用户预设阀值时,通过RS485/以太网等接口与Dyness的能源管理控制器进行通信,高于阀值,则储能开始放电进行削峰,低于阀值,则储能开始充电进行填谷。
合理配置储能容量和功率:在设计和安装储能系统时,应根据用户实际生产计划及负荷运行情况合理配置储能容量和功率,避免储能的功率或者容量不足导致无法执行保运行策略。
定期检查和维护:定期对储能及监控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。
六、结论
削峰填谷作为储能的重要应用,对于优化电力系统运行、降低成本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不同的储能解决方案各有优劣,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。同时,要明确削峰填谷与峰谷套利的区别,在实现各自目标的过程中,合理利用相关策略和技术,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,为构建更加稳定、高效、清洁的能源体系做出贡献。